企業網站建設是個高齡領域,跟域名主機基本上同步發展,與互聯網歷史基本上重合。
企業建站市場毫無疑問是一個競爭白熱化的紅海市場,從業人員多如牛毛。隨便在百度搜一下“網站建設”,一個地級城市都會有上百條搜索結果,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更是多達數千條之多。跟建站相比,當年的團購網站千團大戰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。
在這個
企業網站建設紅海市場上,還有沒有出路?能不能出現像WIX這樣的坐擁數千萬用戶、市值10億美金的獨角獸呢?或者想weebly一樣,一次就獲得數千萬美元的融資?
在我看來,如果做好了下面這幾個方面,也許有可能在服務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。
在技術上,源碼交付的方式,無法開展大規模的擴展,沒有利用好互聯網的網絡效應。傳統的
企業網站建設可以作為一門生意,但很難成為一種有規模的模式。很多公司建站多年,靠線下人海戰術,一直很難突破瓶頸。
在產品應用上要做好易用性,實用為王。不能再用原來的賣網站的思路來贏得市場,而是應該讓用戶先免費試用,體驗到產品的價值,然后引導購買增值服務,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收入。
為企業運營提供高效率建站工具。網站本身要充分發揮價值,必須和企業的市場運營有很好結合點,網站作為一個品牌載體/落地頁,要能夠隨需而變,快速響應。因此,建站工具需要做到簡單易用,建站快、更新快、上線快,效率為先。
移動性。在PC互聯網幾乎全面轉向
移動互聯網的時候,建站工具必須做出更新,有足夠的移動性。一般有兩個解決方案,一是單獨做
手機網站和PC網站,然后共享一個網址。還有一種是響應式的,PC和手機共用一臺代碼,后者一般很難做到移動展示最優化,畢竟要兼顧兩者不同的瀏覽方式,會打折扣,自由布局的問題就不好解決。
靈活可配置。對于網站而言,域名捆綁、空間流量、網站版本、網站模板,高級功能(如支付)等,需要有滿足不同需求的各種靈活配置,才能滿足各種需求,用戶只需為自己的使用的那一部分付費就可以了,隨用隨付。很多
企業建站系統不管你用不用,給你一堆用不到的功能,而且你還得為這些不用的功能付費或者支出額外的流量空間。
盡早接入產業鏈。比如接入域名注冊、企業云服務市場、創業平臺等,借助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,接觸到需求方,提供一站式的服務。
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技能跟美國相比,還存在差距,在中國,外包給建站服務商來
制作企業網站,還是占領了很大的一塊市場,因此要深入企業,建站平臺提供建站服務也是應該考慮的,建站服務可以給第三方合作伙伴,也可以自己提供。